我希望姚振华迈出第二步。
提出自杀式发展陷阱,是中华民族在追求繁荣发展中必须正视的盛世危言。基辛格说过:如果你控制了石油,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。
201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.047,远低于总和生育率2.2的世代更替水平,在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199个国家和地区中总和生育率排名最低。最近,我随机查看了一些超市,发现转基因油充斥超市货架,转基因油因比非转基因油的价格要便宜一些而吸引消费者。但现实问题是转基因食品的泛滥已相当严重。当前,自杀式发展陷阱的种种迹象已经日益明显地警示出来了。如果中国农业被转基因的种子掌控,被农业化学品主导,最多再过20年,中国将不会作为一个有独立和完整经济主权的国家而生存下去了。
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首。2016年7月4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,禁止在俄境内种植转基因作物、养殖转基因动物、生产转基因食品,并禁止俄罗斯进口转基因食品。中国经济的触底,将来应该是大L形。
那么出路在什么地方呢?一般讨论两种出路,一种是刺激政策,中国产能过剩这么严重,还是有效需求不足,还是要刺激政策,扩大需求。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了,当然触底是非常复杂的过程,中国经济潜力还是很大的,最重要的把政策改革做好,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释放出来,新的平台一旦搭建起来,五年到十年应该有比较平稳的增速。而在高投资中间,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主要是三个的功劳,基础设施占比20%-25%,房地产占比25%-30%,制造业投资30%以上。由过去10%左右的高速增长,将会转入中速增长。
然后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才能提升,工业企业利润才能相应提升。长期来讲就是要解决重点领域,包括行政性垄断领域的改革问题,城乡之间、土地之间、人员及要素流通和规划、配置问题,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,减少和消除各种经济泡沫,资本市场大家应该长期稳定的挣大钱,泡沫有时候很诱惑人,但是它上的快下的也快,最后赚不到大钱。
年轻人为什么到这些地方去,通俗来讲能挣到钱,经济学上来讲就是城市的聚集效应。有些人不太关注这个指标。供给方面是相对应的,钢铁、煤炭也在调整,但是调整速度比较慢,于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。另外这个行业中,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多,人的问题、债的问题。
钢铁总产量大概12亿吨,去年总产量8亿吨,出口1亿吨,国内消化7亿吨。这怎么看?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重要,我想说说。你说不搞行吗?不干行吗?不行,你慢了行吗?慢了也不行。刚才讲三大需求:基础设施、房地产、出口。
和它相关的结果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从2014年8月持续的降低,今年一季度以前,应该说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都是降低的。我最近到长三角、珠三角的县城去看,我看里面的房地产很好。
但如果说这几年国际形势不好,我们形势也不好。在规模对冲上,不要有过高的期望。
中央讲五大任务,这五大任务要歼灭战,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。(完) 2016年5月27日(本文为全国政协委员刘世锦2016年5月27日在泰康资产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,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) 来源:新浪财经 进入 刘世锦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中国经济趋势 。其实我对这个观点持不赞成或者反对。我们看各个地区对去产能,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先进生产力,要去别人去,自己不去。当然大概六年前我做了一次研究,通过国际经验,通过东亚成功追赶型的经济提高,韩国、日本、中国台湾、新加坡,他们人均GDP达到1.1万美元购买力评价指标无一例外的出现了紧缩,当然也有人研究中国,判断中国在2013年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。回到现实,中国经济一季度有回升,但能维持多长时间呢?一直是下行态势,最近几年我们注意到,在过去六年时间,相当多的几个年份,一般是上半年走着的走着就弱了,年中的时候政府出点增长措施,然后看出来出现一些变化,这时候出现了稳中向好、稳中向上,但是也就持续三五个月时间,又是下行压力很大。
我想首先讲一下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,2008年遇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,2009年实施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,2010年一季度达到一个高点以后,到目前为止差不多6年时间都是下行态势,目前还在下行。其实房地产的基本供应关系没有变化,总量来讲没有太大变化。
东南沿海广东这孩这些地方已经听到一些消息,企业经营困难,有些日子过不下去了,有些转到越南了,有些转型成功了,还有些跑路了。因为从需求侧来看,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来带动的。
供给侧改革最近讲的比较多,供给侧改革重点是解决中国要素市场改革的问题,最终达到提升生产率的问题。但我们判断就是历史性的拐点。
所以现在需要看下一个低点在什么位置?如果能够走平,就可以考虑中国经济是否触底。刘世锦认为判断经济何时触底有三个条件:高投资是否触底、去产能是否到位、新动力是否形成。现在需要看下一步低点在什么位置?如果比前一个低点更低,它有可能还会再下滑的过程中结束。第二个底,供给侧来看,从供给和需求相适应角度来看,一个指标是PPI,前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,这里面有两个因素要关注,第一个是政府把去产能非常认真朝着供给方的时候,实际上就有这个问题,因为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就遇到过这个问题,最近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和去产能的政策导向是有关系的,再一点,有些行业比如钢铁行业,最好的企业,国企是最好首钢,民企里面最好的沙钢,去年一下子钢铁开始先了亏损,当一个行业最好的企业都出现亏损的时候,价格还再往下降吗?不能。
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好,但是很可能会破,短期和长期、表面和实质性的关系处理好对大家相当重要。按最近一段时间房价上涨还有其他因素,货币的因素,特别是资产荒。
我到中西部地区,也是煤炭公司去调研,他们说前一段时间,每吨煤200块,生产一吨煤的成本是400块,我说能不能不生产?一定要生产。去产能很困难,我提供一个建议,采取类似于碳排放的办法,中央定一个总量,然后去产能奖励政策和已经去的产能直接挂钩,按照现有的产能分配到各个地区,各个地区拿配额可以相互交易,这样好的企业可以不减甚至可以增产,把你的配额卖给差的企业,差的企业把自己的配额减完以后还可以挣钱。
现在中国无论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,不论是发展还是调整,怎么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,怎么搞创新,怎么提升效率是关键。这是利益关系调整的问题。
工业盈利水平下降这个事情非同小可。第三个条件,新动力形成。这个过程很可能出现一些反复甚至一些大波动。这是我鼓吹的一个方案,我注意到有些省在提供给侧改革方案中已经提到这个方案,有的地方在做这种尝试。
第二个指标是工业企业利润能不能有回升。煤矿集团关了,要重新再开,成本太高。
我们现在设定的很多发展目标应该说可能实现。所以我们这次调整过程中,可以看出不同企业的反映是不一样的,这时候才会看到哪个企业是真正的好企业。
这三项合计可以现实中国投资的80%多。这个信号大家需要关注。